道德经之德经——第五十五章物壮则老

发布时间:2021-06-28 发表于话题:骨弱筋柔而握固原文 点击:1311 当前位置:搞脑筋养生网 星座运势 道德经之德经——第五十五章物壮则老 手机阅读

第五十五章物壮则老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

①据:兽爪取物之意。②攫(jue):用爪抓取。③朘(zui):婴孩的生殖器。④嗄(sha):嗓音嘶哑。⑤祥:本为吉祥,但古代亦可指妖祥。这里指灾祸,不吉的意思。


【译文】

含“德”深厚的人,就好像天真无邪的婴儿。毒虫遇见不刺他,猛兽碰到不伤害他,巨鸟看见不搏击他,他的筋骨还很软弱柔嫩,但握成拳头却很牢固。他虽然不懂男女交合,但他的生殖器却常常勃起,因为他的精气充足。他即使终日号哭,而嗓子并不因此嘶哑,因为他的元气醇厚。认识醇和的道理叫作“常”,认识常叫作“明”。纵欲贪生就会引起灾祸,欲念主使精气就叫作逞强,事物过于壮盛就会走向衰老,这就叫违反了“道”的法则,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消亡。

【解析】

本章重点说的是人的最佳状态。人的最佳状态,即一个人把无为大道修炼到最高程度后,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进入到“无我”的赤子状态。本章中,老子以极其夸张的手法把得道之人比喻成了赤子,这是因为赤子无我、无为、无欲,不会伤害任何事物,因此也不会招致来自外物的伤害。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刚刚诞生的婴儿无知无欲,对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还不了解。实际上,初生的婴儿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他除了满足本能的需求之外,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他没有贪念,也没有欲望,在前面的章节中,老子曾说真正的富有就是无欲无求,这样说来,婴儿的状态可算是最富有的状态了。

要想达到婴儿的状态,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说来,成人是难以到达这个状态的,只有修炼得道的人才能像婴儿那样无欲无求,心无杂念。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毒虫”指蜂,蝎,毒蛇之类的生物,“螫”意为毒虫用尾端刺人。“据”指兽类用足爪抓物,“攫鸟”即用脚爪取物如鹰隼一类的鸟;“攫”字的用法与“毒虫”的“毒”的用法一样,都是形容凶恶的物类,“搏”指的是鹰隼用爪和翅击物。老子认为,对得道之人来说,即便是毒虫,猛兽和恶鸟也不能伤害他。

“骨弱筋柔而握固”,婴儿虽然无欲无求,但他不是软弱的,不会任人欺凌,我们仔细观察婴儿的行为,他的小手虽然很柔软,但是非常有劲,攥东西的时候手握得十分牢固,很难将其分开。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朘作,精之至也”,“牝牡之合”指的是男女的交合,“。精”即精华,这里指生命活力。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接下来,老子就婴儿的生理特征进行了描述。他说,成人多讲几句话就会口干舌燥、声音沙哑,而婴儿即便是高声长嚎也不会口干舌燥,声音沙哑。这是什么缘故呢?在老子看来,这主要是因为婴儿的生命力十分强大。初生的婴儿之所以生命力强大,就是因为他还处于无为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虽然看起来不够强大,却是生命力顽强的标志,是身体里的中和之气充足的象征,因此,老子称这种状态为理想的生存状态。这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只有潜心修炼大道,使自己的行为合乎大道,才能到达最佳的生存状态。

不过,人们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赤子的状态之中,人总是要不断成长的,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我们一天天长大,繁衍生息,走向衰老,最终还要面对死亡;我们踏入社会,与各色人等打交道,所以,无欲无求的赤子状态是难以保持的。

尽管我们渴望纯真,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抛弃自然无为的生存方式。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人的身上都有缺点,如果我们不能纠正自己的缺点,不克制自己的欲望,就会变得骄纵、暴躁起来,而唯独缺少了与生俱来的和气。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和”指阴阳调和。人的身体,阴阳调和才能健康,阴盛则生寒疾,阳盛则生热疾。“常”即人类天性的自然规律。“益生”即纵欲贪生。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在本章的最后,老子说道:“事物过分强壮便会走向衰老,这叫作违反了道的法则,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消亡。”这句话揭示的其实是一种客观规律,我们知道,任何事物发展到极致都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物极必反”。如何理解老子的这句话呢?事物发展到强壮阶段,由于它不能遵守赤子的和气之道,所以会渐渐走向衰亡。在老子看来,人类的例子便是最有力的证据:人在赤子阶段,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也就无欲无求,正因为婴儿无欲无求,不会伤害到任何事物,所以也就不会遭到任何事物的伤害,从而处于绝对的安全之中。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于是产生了私欲,开始变得贪婪起来。如果不对此加以节制,就会变得多疑和患得患失,于是各种恶劣的情绪也就随之而来了。这时,痛苦和烦恼使人丧失了生活的勇气,这样必然会导致人们过早地衰亡了。

本章中蕴含的“物极必反”的理论,说的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限度,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朝着它相反的方向转化,事物强壮到极点就必然会走向衰亡。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要适可而止,不然就会走向反面。

本文来源:https://www.gaonaojin.com/info/473204.html

标签组:[婴儿] [道德经

相关APP下载

热门话题

星座运势推荐文章

星座运势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