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减重121斤: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发布时间:2021-06-29 发表于话题:自律减肥计划表 点击:1280 当前位置:搞脑筋养生网 动漫 一场疫情,减重121斤: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手机阅读

前两天,有个视频火了。

体重曾高达430斤的长春“80后”小伙,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一直在“闭关锻炼”。

目前已经成功减重121.6斤,

此外,他还通过直播,

鼓励大家一起健康减脂,

他说:

“下一步计划在年底减到200斤以内,

把心中最美好的自己带回家。”

视频曝光后,获得了无数网友好评。



在视频中,

小伙讲了一句很朴实的话:

“瘦下来之后,

你才能面对更好的自己。

而且你有一个好的身体,

和一个好的身材,

再加上有一个好的技术,

你出去找工作的话,

不可能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深以为然。

王小波曾说:

“人的一切痛苦,

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刷抖音、刷微博、赖床、泡吧、打游戏,

这些看起来很简单、让人很舒服的事,

会慢慢蚕食你的精力,

让你变得堕落。

而那些真正让你变好的事,

健身、跑步、读书、旅行、赚钱……

却变得越来越难坚持。

我们常常会忘记:

喊苦喊累的并不是自律的人,

而是那些管不住自己的人。


昨天,李现因为接梗:

“淡黄的长裙,火红的短裤”上了热搜。

他曾因为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

被无数人所熟知,

因为帅气的脸庞和一身紧实的肌肉,

被无数人喜爱。

可谁也想不到,

这个身材有料的全民偶像,

小时候竟然是个200多斤的胖子。


因为肥胖,

他常常被同龄人挖苦、嘲笑,

为了改变现状,

李现开始每天坚持早起跑步、睡前平板支撑,

在严格执行的减肥计划约束下,

不仅曾在40天内暴瘦20斤,

他还成为了某健身平台的健身教练。

如果没有曾经高度的自律,

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李现。

自律,

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在网上,

有一张一家人的减肥对比图火了。

这一家人,

原来长这个样子:


后来,却变成了这样:


尤其是这对父子,

一个53岁,一个32岁,

通过6个月时间健身、科学饮食,

终于练出了6块腹肌,

完全变了模样。



这个过程,无比艰难,

尤其是对于53岁的老爸来说,

更加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

为了改变自己,

老爸在儿子的帮助下,

开始复杂而系统的锻炼。

该开始,

老爸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对面繁重的训练,

老爸咬紧牙关,使出了吃奶的劲。

每次练完,

身体都出现巨大的负荷。



但庆幸的是,

父子俩互相鼓励,

一点点坚持了下来,

经历了整整6个月的科学锻炼之后,

完全蜕变。

尤其是曾经略显老态的老爸,

看起来整整年轻了20岁!


儿子也从一个油腻中年,

转眼变成了帅气小伙。

这恰好印证了那句话:

“每一个胖子,

都是一个潜力股。”


所以说,身材的改变,

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这背后更是改变自己整个人生的决心,

如果连身材都无法掌控的人,

又如何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呢?


生活上自律,

可以获得一个健康的体魄;

而学习上自律,

却可以获得一个有趣的人生。

那些人生如开挂般的人,

他们背后都生生地刻着两个字:

——自律


这次疫情期间,

想必大家的朋友圈,

都被一句话刷屏过。

那就是董卿说的: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如果没有丰富的才学与深刻的见地,

绝对不可能说得出如此有深度的话。

这还只是董卿小露锋芒,

在央视《主持人大赛》上,

选手们全程高能,宛如神仙打架,

而董卿,更是“神仙中的神仙”。

她的点评,

往往引经据典、一语中的,令人叹服。

有观众说:

“董卿的知识储备量实在太高了,

每次听她讲话,就觉得自惭形愧。”

而这一切,

都跟她长久以来的积累有关。

董卿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每天睡觉之前一个小时的阅读,

这个几乎是雷打不动的。

很多人说,你还能坚持吗?

我说,这个好像无所谓坚持不坚持,

卧室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

这是我的一个习惯。”

而这个习惯,

自她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

在中学时代,

董卿就已经每隔三五天,

就读完一本名著。

董卿说:

“假如我几天不读书,

我就会感觉像一个人,

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在诗词大会上,

从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诗集,

到生僻的唐诗宋辞,

她都能信手拈来。

在《故事里的中国》

董卿跟先烈后辈聊过往,

与文学名士谈文化,

跟导演演员讲演绎,

总能将话题引得恰到好处,

让人如沐春风。

看过董卿,

你才会明白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才知道什么叫:

“若有才华藏于心,

岁月从不败美人。”

卓越不是一种行为,

而是一种习惯。

长久的自律,

可以让一个人的精神和内在,

更加丰富、充盈。

一个人自律的程度,

往往能决定人生的高度。


自律到极致的人,

到底有多可怕?

看完下面这个故事,你就懂了。

今年年初,

吉卜力发布了2020年新年信,

配图正是宫崎骏画的鼠年贺卡。

他的老搭档铃木敏夫透露,

刚刚过完79岁生日的宫崎骏,

正在以每月1000多张分镜的速度,

制作着他最后一部电影,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由于年迈的缘故,

宫崎骏爷爷用不了太硬的铅笔,

他手里的笔换成了更软一点的,

精力也变成了以前的五分之一。

他常常被焦虑折磨地疯狂挠头,

但仍依旧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

而他手里的作品,

还需要一两年才能彻底完成。


这位动画大师,

一生都沉醉在创作当中,

至今,他已经制作了50多部动画,

用无数个温暖的故事,

陪伴着许多人的成长。


而我,

也是在看完宫崎骏老爷爷的《龙猫》之后,

开始爱上了他的作品。

它告诉我,

“只有纯真的眼睛,

才能看见那些美好的梦。”

多年以后,我早已回不到童年,

可我仍希望那个雨夜的窗外屋顶上,

坐着一只吹着埙的龙猫。

后来,又看了《千与千寻》,

看到了失去父母呵护的小女孩千寻,

在冒险中渐渐变得勇敢,坚强。

羡慕她身边有一个奋不顾身的白龙,

和一直在身旁默默守护的无脸男。

还有《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

《悬崖上的金鱼公主》、

《起风了》、《幽灵公主》、《红猪》……

实在太多太多经典又感人的故事了。

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地温暖、治愈、

深刻、独特……

这些美好的场景,

倾注了宫崎骏所有的渴望和专注。

他可以为了一个12秒的海底镜头,

绘制2000多张画稿、

也可以为了一个4秒的地震镜头,

耗费整整15个月,

会为了不删减任何一个片段,

给发行人寄送刀片……

他有一个铝饭盒,

午饭吃一半,晚饭吃一半,

他从9点一直工作至凌晨2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过。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

他仍用“落伍”的铅笔,

一笔一划地画出那个美丽的世界,

也正因如此,

才有了我们一个难以企及却又一心向往的梦。

早在7年前,

宫崎骏就已经宣布隐退,

如今他已经年近80,

仍在拼命努力。

他的老友铃木开玩笑说:

“可能刚画完分镜你就去世了。”

宫崎骏笑着说:

“如果真是这样,

那也要死在追求的东西上。”

这位温柔的老人曾说:

“我想告诉孩子们,

这个世界值得我们活下去。”

如果你看到一位老艺术家,

仍在生命的镜头,

用余光温暖着这个世界,

看到无数人仍在默默低头,

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你还会抱怨这个世界对你不公吗?

人一旦自律起来,

会做好多不可思议的事。

宫崎骏告诉我们:

“在这个躁动的世界,

如果有一件事能让你痴迷一生,

大概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曾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

“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点赞第一的回答是这样说的:

“他们为现状焦虑,

又没有毅力践行决心去改变自己,

三分钟热度,

时常憎恶自己的不争气,

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

本想在有限的生命里体验很多种生活,

却只会把同样的日子机械重复很多年;

终日混迹社交网络,

脸色蜡黄地对着手机和电脑的冷光屏,

可以说上几句话的人却寥寥无几;

不曾经历过真正沧桑,

却还失守了最后一点少年意气,

他们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

却过着最煎熬的日子。”

这段话里,

藏着太多人逐渐圆滑妥协的人生。


经常有人问我:

“生活太苦,为什么还要咬牙坚持?”

我这样回答他们:

因为一时的自我放纵虽然很爽,

可它却会让我们在低级的欲望里越陷越深。

而自律的生活,

会让我们在碌碌无为中脱颖而出,

让全世界为我们让路。

自律和不自律,过的是两种人生。

低级的趣味,

往往通过放纵就可以获得;

高级的趣味,

需要通过自律去争取;

而顶级的趣味,

必须承受煎熬才能赢得。

自律,才是普通人成功的唯一捷径。


就好像荀子《劝学》中说的一样:

“蚓无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不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与其心安理得地躺着,

不如心安理得地提升自己。

你背不下来的书,有人能背下来;

你不想做的题,有人比你做得更多,

你拖到明天的事,总有人今天努力做完。

时间是检验结果的唯一标准。

人生本就如此:

“不日进,则日退。”

本文来源:https://www.gaonaojin.com/info/476867.html

标签组:[董卿] [宫崎骏] [日本动漫

相关APP下载

热门话题

动漫推荐文章

动漫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