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个人微信公众号“斜杠袁工”。
本文章节摘要:
1、百万医疗险、重大疾病医疗险和防癌医疗险的区别
2、通过承保案例分析给长辈投保医疗险的客户有哪些共同特点
3、长辈患大病的可能性分析
4、给长辈配置医疗险的必要性
5、对长辈医疗险“较高”保费的思考
6、投保困难一:年龄大可选产品少
7、投保困难二:体况复杂
8、给长辈配置医疗险需要满足的几个要求
01 前言
在这篇文章里,袁工将重点讲述给长辈配置医疗险的相关内容。
因为平时在与客户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有给家里长辈配置医疗险的需求,无奈对于很多年龄超过55岁甚至60岁、有较多异常体况或基础疾病的长辈,客户自己无法找到同时符合年龄和异常体况的医疗险产品,以至于这个愿望迟迟无法实现。
实际上,投保年龄较大(本文主要指56~80周岁)且有常见基础疾病,这些问题可能对于客户来说,要自己去挑选产品并判断承保性难度很大。但是在医疗险产品库中,我发现还是有一定机会可以选择到匹配客户需求的产品的。
因此,为了不让长辈们因为对可选择产品的不了解,遗憾错过拥有医疗险的机会,袁工决定写这篇文章,帮助更多的人给家里的长辈配置上医疗险。
PS:本文内容以大部分人可以承受保费的百万医疗险为主,暂不介绍保障更多、保费更高的中高端医疗险。对中高端医疗险有兴趣的客户,可以联系我。
02 三种常见医疗险的区别
本文涉及到的医疗险主要分为百万医疗险、重大疾病医疗险和防癌医疗险三种,它们各自的保障责任如下:
1、百万医疗险
就是我们大家最经常听到的商业医疗险,保障内容一般分为“一般医疗保险金”和“重大疾病医疗保险金”两部分。
百万医疗险对由意外伤害或疾病产生的住院等医疗费进行赔付,不限病种,只要是除外责任以外的情形都可以保障。
2、重大疾病医疗险
下图为某重大疾病医疗险产品合同条款规定的保障责任。

重大疾病医疗险只有“重大疾病医疗保险金”责任,与百万医疗险相比,少了“一般医疗保险金”这个责任。
简单地讲,与百万医疗险不同,重大疾病医疗险只对意外伤害或合同规定的重大疾病产生的住院等医疗费进行赔付。
PS:重大疾病通常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颁布的《重度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 年修订版)》规定的 28 种重度疾病,包含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等疾病。虽然只有28种重度疾病可以赔付,但是其对常见发病率最高的重大疾病覆盖的范围还是很广的。
这类产品常见于适用高龄老人投保的中老年医疗保险,在不符合不限病种的百万医疗险的投保条件的情况下,这是个不错的次级选择。
3、防癌医疗险
下面是某防癌医疗险产品合同条款规定的保障责任。

相对于百万医疗险和重大疾病医疗险,防癌医疗险仅仅对恶性肿瘤产生的住院等医疗费进行赔付。
虽然防癌医疗险只保障恶性肿瘤,依旧可以转移不少的大额医疗费开支风险(具体原因详后续癌症发病率数据)。当我们无法购买百万医疗险和重大疾病医疗险时,防癌医疗险将是我们的最后选择。
03 部分长辈医疗险承保案例分析
袁工转行至今,也协助了不少客户为自家长辈配置了医疗险,以下是部分承保客户的情况:
1、客户A:60岁男性,无年度体检,多年前患过肺结核病(胸片显示陈旧性肺结核),且曾经被诊断为高血压2级(未服药时血压168 /94mmHg),客户提供诊断内容如下图所示。

一开始选择了某款百万医疗险,对高血压的智能核保是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及其并发症和后遗症引起的治疗除外。

袁工专门为这位长辈重新挑选了一款对高血压核保比较宽松的产品,并对这些既往症如实进行告知。

最终核保结果为除外结核病及并发症、肺部疾病相关赔付责任,且保费因高血压加费35%。

PS:56~60岁年龄段,首年投保保费介于1500~2100元之间(视产品保障情况而定,下同)。
2、客户B:70岁女性,社区年度体检几乎无异常,平时身体较好,无医疗就诊经历,在71周岁前的最后几天赶上了百万医疗险的末班车。

PS:61~70岁年龄段,首年投保保费介于2100~2900元之间。
3、客户C:73岁女性,社区年度体检血脂偏高,B超显示肾结石,平时身体较好,无医疗就诊经历,配置了防癌医疗险。

PS:71~80岁年龄段,已无法投保百万医疗险了,仅可根据体况,选择重大疾病医疗险或防癌医疗险,首年投保保费介于3300~5400元之间。
这些长辈的医疗险,投保人基本都是他们的子女而非本人。可见,长辈能否获得医疗险保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子女对保险价值和配置必要性的认同。
对于上述为长辈投保医疗险的年轻客户,袁工发现他们有以下共同特点:
1、非常认可长辈购买医疗险的必要性,他们认为虽然保费较高,但是与大概率产生的巨额医疗费相比,这个保费完全在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所以非常愿意去支付这笔费用;
2、对长辈体况非常了解,对患过的疾病都能积极主动想办法去寻找相应的检查单和体检报告,并且在袁工的指导下,非常认真地进行健康告知;
3、最重要的是,长辈的体况,符合医疗险的健康告知,具有“投保”的资格。
04 长辈患大病的可能性分析
长辈是否需要配置医疗险?袁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介绍,帮助大家判断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1、从疾病发生率数据
从中国精算师协会2020年12月发布的《国民防范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读本》(下面简称《读本》)第17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我国60岁以上长辈们的重大疾病发病率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知,我国目前最高发的重疾前三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中风后遗症和急性心肌梗塞。而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更是一骑绝尘(男性56.6%、女性65.1%),远超过第二、三名的脑中风后遗症和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总和(男性24.2%,女性17.7%)。
一旦罹患这些重大疾病,治疗费用是多少呢?从《读本》第10页,我们可以获得以下数据。

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医疗费用是22~80万;脑中风后遗症和急性心肌梗塞医疗费用是10~30万。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长辈们发生重大疾病产生巨额医疗费的概率并不小。
PS:正是因为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高发病率和昂贵的平均治疗费用,所以即使只配置防癌医疗险,都可以防患大概率的巨额医疗费支出风险。
2、从疾病体检预防方面
或许大家会说,只要让长辈每年都体检,在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就可以大大降低产生重大疾病医疗费的概率了。
通过体检预防重大疾病,对于年轻人群体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对于长辈群体是否适用呢?
不妨想下,家里的长辈,是否有和年轻人一样进行年度体检?即使有,除了子女有意识的安排外,大部分长辈参加的可能都是当地社区免费提供的基本年度体检(很多长辈甚至都不想参加体检)。
这些免费体检,在检查手段和内容上就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以检查手段为例,这些年度体检是否有包含肠镜和胃镜呢?肠胃镜是发现早期肠胃癌症病变的最好手段之一,但是即使是年轻人的年度体检,都没有包含这两项,何况长辈的免费体检呢?
PS:肠癌和胃癌早中期的不适症状很容易被忽略,没有主动做肠胃镜很难及时发现。这也是为何长辈如果罹患肠癌和胃癌,经常一发现就是中晚期的原因。
而血液检查中,是否有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查呢?即使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异常,子女是否有积极带长辈去医院进行相关复查明确异常原因呢?现实生活中,不少年轻人对自己的体检异常都放着不去理会,同样带长辈去复查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通过检查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在长辈身上要实现预定目标,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从上面两方面,对于长辈患大病产生巨额医疗费的可能性,相信大家已经有了新的判断了。
05 给长辈配置医疗险的必要性
如果长辈不幸生了大病,面对动辄十几甚至几十万的医疗费缺口,我们需要怎么去面对呢?当没有配置医疗险的时候,往往是以下情况:
1、动用家庭已有积蓄,这部分积蓄我们原本可能是想用来置业、送小孩出国留学或者给父母养老用的,现在这些目标通通因为生病而被搁置或者延误了;
2、已有积蓄不足以支付医疗费,那就只能到处借钱,负债累累,让整个家庭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都活在赚钱还债的压力下;
袁工有一个朋友,去年妈妈生了大病住了40天的ICU,正是因为没有配置医疗险(仅有医保),这次医疗费不仅榨光了家庭的原有储蓄,还留下了将近二十万的债务。

PS:朋友的这个亲身经历,给我触动很深,促使我写这篇文章来普及给长辈配置医疗险的重要性。
一旦不幸需要生大病住院(概率并不小),这笔巨额医疗费开支始终要去想办法解决。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想解决这笔费用,医疗险可能是最适合的金融工具了。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医疗险不是保障长辈不生病,而是保障万一长辈不幸生大病,产生的巨额医疗费不会对一个家庭的现金流造成巨大影响。医疗险保障的对象虽然是长辈,但是实际上保障的是一个家庭的现金流,是家庭经济支柱辛苦工作多年积累下来的储蓄。
看到这里,大家不妨结合自身家庭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给长辈配置医疗险呢?
06 对“较高”保费的思考
袁工还发现,其实年轻人对给长辈配置医疗险的必要性都非常认同。
不少年轻人往往会觉得自己还年轻很健康,不需要买保险,但是很少有人会拒绝给家里长辈配置医疗险。
“长辈年纪大,容易生病住院,从而产生医疗费,所以需要通过医疗险来报销医疗费”,这个想法在不少人心中都已经达成了共识。
PS:关于年轻人自觉健康不需要医疗险是存在多个误区的,我在文章《医疗险系列02:配置医疗险的急迫性》详细讲解了,如果大家目前有这个想法,不妨也去看看这篇文章了解下。
但是,当发现即使是普通人一年保费仅几百元的百万医疗险,在长辈这个年龄投保时所需要的保费,却多达一千甚至几千元时,大家又纷纷开始犹豫起来。
为了让大家能对长辈保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袁工特地整理了目前市场上56~80周岁各类医疗险的首年保费情况,如下图所示。


一部分年轻人买医疗险,并非真正意识到医疗险的价值,而是觉得一年保费也就几百块,买了即使没用上,保费白花了也不会心痛。但是一遇到长辈一年保费是几千元,多少都会想到如果买了医疗险用不上,这笔不算少的保费不就白花了吗?
袁工非常理解这个价位产生的心理落差,如果大家有这个想法,不如按照袁工下面的思路重新去思考其价值:
1、如果没有医疗险,我们是否有其他办法去应付可能发生的大额医疗费?
我们都想用很少的保费来转移巨额医疗费,而年龄越大保费越贵,长辈这个年龄的保费是由目前保险市场所决定的,并没有太多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
我们平时为了满足刚性需求而买房,即使房价再贵,只要确实是我们现在需要的,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去购买,因为我们心里都知道买了房子肯定是有作用的,而且未来某个时间点房价可能会涨。
换成医疗险也是一样道理,我们觉得医疗险在未来某个时间段可能用到,一旦用到可以报销的费用大概率是远大于已缴纳的保费的。我们同样需要医疗险,所以需要购买。
实际上,医疗险保费远低于房贷,只要提前进行规划安排,并不会对一个家庭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压力,那么这个成本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支付这笔大额的医疗费,那么保费成本可接受的医疗险就是自己最好的选择了。
2、每年花这个保费,我们其实求的不正是“安心”吗?
这个“安心”,并不是长辈们常见的买了保险不会生病的心理安慰,而是对家庭现金流方面的放心。
我们的房贷,是每个月固定日期扣款,每次扣款金额不变,对于这种时间确定的肯定会发生的固定开支,我们都因为掌握其发生时间而提前去进行规划,所以我们的现金流很少会因为还不上房贷会崩溃。
同样,对于生活中的巨额支出项目(比如买房付首付或买车),只要我们可以知道在未来某个确定时间点需要多少钱,我们完全也可以通过提前规划去筹集这笔资金。
无论是房贷,或者确定发生的大额支出,我们都会“安心”,因为都是确定性的。而对我们家庭现金流最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往往是那些不知道何时会发生,一旦发生也不知道需要多少的巨额开支。
因为不确定性,所以无法提前规划,所以我们不“安心”。巨额医疗费开支的不确定性,正是让我们不“安心”的主要原因。
而一年几千元的保费,其实是一笔每年定时扣费、可能有微小幅度调整的“近似”固定支出,完全是在我们的可控范围内。
我们只要付出这笔保费,就可以把自己最担心的不确定时间、不确定金额的大额医疗费开支,变得可知可控,这样自己就会觉得很“安心”。几千元的保费现在看起来好像很贵,但是一旦生大病时可以报销几十万的医疗费,我们就会觉得几千元保费并不贵,很值。
PS:这笔原本需要自费但现在节省下来的医疗费,我们如果把它拿去投资,可能创造的收益远高于已支出的保费。
3、如果今年买了医疗险用不到,真的亏了吗?
从长远来看,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里,我们支出的总保费可能也就是几万元,但是这么长的时间里,一旦发生疾病住院,我们通过医疗险可以报销的医疗费大概率是超过自己所支付的总保费之和的,从这方面考虑其实并不亏啊。
所以,如果大家能想清楚上面这三个问题,我觉得保费这个问题,应该不会成为大家给长辈配置医疗险的阻碍。
相对于医疗险必要性和保费较高,袁工觉得目前大家给长辈配置医疗险,遇到的困难更多是以下两个方面。
07 困难一:投保年龄大可选产品少
大家可能会发现,一旦长辈年龄超过55周岁,可以找到的医疗险产品就很少了。如果超过60周岁,自己即使通过某保险公司的销售,都未必能找到可以购买的产品(还是在不考虑异常体况的情况下)。
袁工对目前自己可以选择的医疗险产品进行了梳理,统计了不同产品首次投保的最高年龄如下

当年龄不超过60周岁时,可以选择的百万医疗险至少还有10款;
当年龄介于61~65周岁时,可以选择的百万医疗险仅剩6款;
当年龄介于66~70周岁时,可以选择的百万医疗险只有2款;
如果年龄介于71~80周岁时,已经没有百万医疗险可以考虑了,我们只能考虑重大疾病医疗险或防癌医疗险了。
很些人发现,长辈能买到的医疗险产品,合同没有注明保证续保(即使是年轻人,可以选择的保证续保医疗险也只有几款),万一发生理赔后保险公司不给续保了,是否还值得购买?
对于长辈的医疗险,我们无法向普通年轻人挑选医疗险那样,既奢求合同注明保证续保,又必须能报销外购药等。更不能因为上述要求无法满足,而影响自己给长辈配置医疗险的决定。
因为,即使产品无法把保障续保写进合同,假设发生过理赔后第二年保险公司不予续保了,至少第一次生大病住院产生的医疗费,医疗险还是赔付了,已经很好地起到了转移大部分医疗费的作用了,极大地保护了家庭现金流。
对于长辈的医疗险,如果大家能买到保险公司愿意承保的产品,就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了。因为这个产品,对自己来说可能“并不完美”,但是对其他很多想买的人来说,是梦寐以求又买不到的。
08 困难二:体况复杂
袁工在为客户家里长辈配置医疗险时,觉得最大的困难是判断长辈的体况是否能满足医疗险的健康告知。
长辈的体况,是医疗险能否配置的最核心因素。
投保过程中,袁工主要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1、长辈以前生过大病住过院
如果长辈曾经生过大病住过院,那么可能连配置防癌医疗险的机会都没有了(当然具体要以实际病历判断为准)。
因为一旦生病住院,病人通常会因为治疗需要,做各种详细又全面的检查。往往这些检查会发现很多不符合健康告知要求的体况,导致了医疗险的拒保。
PS:生过大病的人都觉得保险有用,比其他人都更想买保险,但遗憾的是,这类人群大概率都是买不了保险了。
这种情况下,袁工一般会详细了解长辈患过什么疾病或检查有什么异常,认真对每一个产品的健康告知进行研究。即使无法配置,也会让客户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无法购买。
PS:如果客户愿意承担更多的保费,那么还可以尝试中高端医疗险,或许还有一定的机会可以承保。
袁工认为,客户早点知道长辈无法购买医疗险,可以对以后可能因为疾病产生的巨额医疗费做其他规划准备,比如从现在开始存一笔钱专款专用等,这样总比完全对此一无所知毫无准备要好得多。
2、长辈身体较好没有得过大病,仅患有常见的一般慢性病或体检异常,且检查资料齐全
长辈最常见的一些慢性病有高血压、糖尿病、乙肝病毒携带、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和肺结节等。对于以上异常,如果长辈有明确的诊断或者检查结果,在袁工看来,还是有机会去争取承保的(有可能加费或者责任除外,比如客户A)。
如下图所示,有一些百万医疗险产品,对于某些特定疾病的核保较为宽松,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承保机会。

这种情况下,袁工一般会让投保人提供长辈尽可能多的检查报告,弄清楚每一种慢性病或异常的起因、治疗经过和痊愈后现状。协助客户如实进行健康告知,确保买到的医疗险保障是可靠的。
3、长辈得过病又进行过相关的检查,但是因各种原因无法提供病历资料
这种情况袁工觉得是最困难的,长辈进行过检查意味着在医疗机构留下日后可能被查询到的病历资料,而投保进行健康告知时如果没有病历作为判断依据,完全依赖于投保人凭记忆提供的信息。一旦投保人记忆出现遗漏或者错误,将会影响健康告知的准确性,为以后可能发生的理赔留下隐患。
要解决这种情况,更多的是依赖于投保人主动去查找并提供各种资料,在明确知道有异常体况的情况下,如果投保人无法提供相关资料,而导致健康告知无法顺利进行。这样即使付了保费买上了保险,对客户来说依旧存在理赔纠纷的可能。
本着为客户负责的态度,袁工一般都会在整理清楚所有异常资料的情况后,才能协助客户投保。
尽管袁工帮助不了长辈配置了医疗险。但是,同样也有很多长辈的体况无法满足健康告知,而遗憾错过了医疗险的保障。
09 总结
要给长辈配置医疗险,客户需要了解以下几点,才有可能实现:
1、要对配置医疗险的必要性有充分认识,愿意为这个价值去支付比年轻人更高的保费;
2、要对长辈过往就医经历和检查异常情况都全面了解,并且能配合袁工积极主动提供详细的资料;
3、需要对目前年龄体况能买到什么样的保障有心理准备,在目前产品市场上,以年轻人选产品的标准来看待长辈医疗险保障并不现实。我们需要明白,即使是只保障恶性肿瘤的防癌医疗险,依旧有非常大的风险转移作用。
如果大家对上述3个方面都能理解,愿意为家里长辈配置医疗险,那么可以考虑选择专业人士来协助自己,确保买到的医疗险保障踏踏实实。
10 如何联系袁工
如果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对长辈医疗险感兴趣或有疑问,不妨联系袁工帮你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斜杠袁工”给我留言,也可以扫一扫下面的图片,添加我的个人微信“”yoanjel”(加微信请备注)。
医疗险系列以往专题
1、《医疗险系列01:你需要了解的医保局限性》
2、《医疗险系列02:配置医疗险的急迫性》
3、《医疗险系列03:医疗险的核心价值是连接医疗资源》
4、《医疗险系列04:我国医疗资源现状(特需部&外购药)》
5、《医疗险系列05:你可能会遗憾错过的中端医疗险》